• 三十年来的我国工程机械行业

    杨红旗

    <正> 建国三十年以来,我国的工程机械行业从无到有,由小至大,发展很快,取得了较大的成绩。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日益高涨,这个行业愈来愈显示出了它的重要作用和应有的地位。实践证明,工程机械同农业、林业、冶金、煤炭、石油、水利、电力、铁道、交通、建材、建工以及国防等部门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尤其与这些部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系

    1979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6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必须加强建筑施工机械化

    赵宏胤

    <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的国庆即将到来,全国人民无不为之欢欣鼓午,决心在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为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力量。受《工程机械》编辑部之约,仅就建筑施工机械化方面的有关问题谈些肤浅的认识,不妥之处还望批评指正。建筑施工机械化,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节省人力、减轻劳动强度、降低材料消耗、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施工速度,都起着

    1979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等学校工程机械专业的任务

    曹善华

    <正> 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新长征中,高等学校工程机械专业的任务是什么,怎样才能完成这个任务,是专业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确的问题,也是工程机械行业所关心的问题。全国科学大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高等学校要办成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学研究中心。高等学校应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军。这个提法,不仅指出了高等学校在加快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中应起的作用,而且也概括了

    1979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提高与发展我国推土机行业的生产与技术水平的几点看法

    诸文农

    <正> 我们伟大的祖国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卅周年的大庆日子快要来临了,在以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的国家正在进入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党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号召全国人民为实现我国的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最近中央又提出了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和提高的方针。联系我国推土机行业的具体情况,我想就如何加速推土机行业的现代化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1979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7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设计斗轮挖掘机必须考虑的几个问题

    陆中林

    <正> 一、选型近年来,所谓紧凑型(具有较小作业参数)斗轮挖掘机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各国有代表性的产品如表1所示。这类机器的特点是:作业参数(挖掘高度、挖掘半径和卸载半径)较小,生产率较

    1979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平板车桥板的设计

    周杜武

    <正> 履带车辆和压路机等工程机械在使用场地转移时,平板车是必不可少的运输工具。近年来平板车都设有桥板,使所装运的车辆能自行上下,应用方便。桥板的设计有各种各样的结构:苏联设计的40吨平板车的桥板有一吨多重,使用时必须有一部汽车载着桥板,随车应用,桥板的装卸也不是人所能及,必须有一部吊车跟着。日本人设计平板车桥板时作了很大的改进,桥板竖立在平板车尾端,用时可放下来,

    1979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曲轴连杆式液压马达配油轴受力分析及其平衡方法的探讨

    陈卓如,孔新华

    <正> 曲轴连杆式液压马达在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中转速、扭矩适中,结构简单,在很多起重卷扬、工程机械上需用。因此,改进和发展这类液压马达是很必要的。配油轴上作用着较大的不平衡径向力,是影响马达性能、寿命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将对径向力进行分析,提出计算方法并讨论径向力平衡的方案,以图提高马达的性能和寿命,推动这类马达的发展。一、配油轴的受力分析与计算目前国内、外对这类马达大都采用五缸或七缸结构,下面就对五缸结构马达配油轴的几个不同转角位置进行单位宽度上的径向力分析计算。图1是配油轴的结构及其在配油窗口处

    1979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可控变能容双泵轮(氵亱)力变矩器

    魏宸官

    <正> 一、液力变矩器的基本特点及应用中的问题液力变矩器的最主要特点是具有自动调节的能力,这可以由液力变矩器的原始特性曲线明显地看出。图1是一个普通的具有向心涡轮的液力变矩器的原始特性,由图1可以看出,

    1979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2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可控硅双闭环系统在液力变矩器试验台中的应用及其某些环节的分析与改善

    唐永宁,林仲良,林其生

    <正> 我所100千瓦液力变矩器试验台原系统是采用发电机——电动机供电系统,试验台上采用100千瓦电动机作为原动机,用以传动受试件液力变矩器,用增减其涡流测功机的激磁电流大小,给受试件加减负载,用数字式转速表及测扭仪测其转速和扭矩。随着液力变矩器容量的日益增大,要求本试验台增容,我们采用保持电动机的额定电流435安不变,征得原制造厂的同意而把其供电电压由220 V增至440 V措施,即改用可控硅双闭环调速装置KGSF_(21)

    1979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可变电压制动保护的控制系统在起重机上的应用

    赵宝科

    <正> 一、前言W—4型起重机其中五台经近两年的运行情况来看,性能稳定、安全可靠,具有效率高,能稳起,稳停,准确停车的特点。W—4型起重机电器控制系统已达到国内起重机的先进指标。该系统由于解决了起重机无级调速的制动保护问题,从而解决了直流无级调速系统在起重机和矿井提升机上应用时,所存在的电枢回路保护死区。由于采用无级调速堵转起车的控制系统在国内是少有的,就是由国外引进的起重机设备上也是少见的,因此,具有独到之处。

    1979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工程机械修理业现状与今后发展的建议

    易新乾

    <正> 建国以来,我国工程机械修理业和其它行业一样,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建设作出了不少的贡献。但与工业先进国家相比,与国内汽车、农机行业相比,差距还非常大,远不能满足四个现代化的要求。一、发展概况建国初期,我国工程机械拥有量和工程机械修理厂的数量都很少;三十年后的今天,品种总数有200多种,年总产量达15万吨。国务

    1979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低温镀铁

    沈传浙

    <正> 镀铁工艺已有一百多的历史。过去,为了获得结合强度高的镀层,镀铁温度必须在100℃左右。而所得镀层较软,镀件使用前还要进行渗碳和淬火等一系列热处理,应用不便。但它有电流效率高、沉积速度快、镀层厚、成本低等优点。到本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采用降低温度、以不对称交流电起镀,然后逐步过渡到直流电镀的新工艺,可以克服高温直流电镀铁的缺点。随着新工艺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又出现了用直流电小电流密度起镀,逐步过渡到正常电流密度镀铁工艺。这些新工艺的电解液温度低,人们就统称之为低温镀铁。

    1979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超声波清洗工艺及其装置

    张岱华

    <正> 在机械制造和机械维修中,制件热处理前后、油漆、电镀、防锈和装配前一般都须进行清洗。清洗是指清除和洗净制件表面的油垢及粘附的机械杂质,并使制件干燥和具有防锈能力。清洗工艺包括清洗方法和清洗液的选择,以及确定两者协调的工艺参数。对于几何形状复杂或清洗质量要求严格的中小型精密制件,如传动、液压、轴承、套筒、柱塞和阀座等件,尤其是对制件上的澡孔、小孔、弯孔、盲孔和凹槽等加工部位,采用超声波清洗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1979年09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

期刊名称:工程机械

英文名称: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创刊时间:1964年
主管及主办单位:

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版周期:月刊,每月10日出版
电话:022-26899851
投稿邮箱:cme@cm518.com
国内刊号:CN 12-1328/TH

国际刊号:ISSN 1000-1212

 

第二、三届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

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

全国首届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期刊

EBSCO 数据库收录

访问量:120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