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建委建筑机械研究所搅拌站课题组
<正> 国家建委建筑机械研究所和华东建筑机械厂共同研制的HZ—15型移动式混凝土搅拌站(见图1),经性能测定和工业性考核,运转正常,性能良好,于1978年11月通过鉴定,现已小批量生产。HZ—15型移动式混凝土搅拌站适用生产塑性和半干硬性混凝土,若配以混凝土输送
197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6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根据一机部重型矿山工程机械局关于发展装载机系列产品的计划,我厂在一机部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的协助下,于1977年5月完成了ZL20铰接式装载机的设计工作,同年9月试制出两台样机(见右图)。样机经工业性试验和性能测试,性能达到设计要求。1978年12月,四川省机械局在成都市主持会议,对ZL20装载机样机进行了鉴定。鉴定会议认为:该机性能良好,结构先进,三化程度高,符合铰接式装载机产品系列的要求;设计是成功的,可以转入小批试生
197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明永
<正> 一、前言QY-40电子力矩限制器,是我厂于1977年为试制QY-40液压汽车起重机而研制的自动过负荷保护装置,并经过一个阶段的试用得到了较好的效果。电子力矩限制器,能在使用起重机时,可以迅速而准确地检测出起重的实际负荷,当实际负荷接近或超过本起重机额定的安全范围量时,力矩限制器能迅速地通过装设在该起重机操作室内的指示仪表,向操作人员发出予报或警报信号,并在紧急的情况下,向工作机构发出使起重机自动停止作业的命令(见图1)
197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学孔
<正> 一、前言对于重型汽车式起重机车架设计,往往由于起重机在侧向起重时有很大的不平衡扭矩,车架需要有很大的抗扭刚度,因此车架采用多箱闭口截面是经济合理的。这种多箱截面,由于构造原因其特点是截面中主要部份是闭口多箱截面,而另一小部份又往往是开口截面(如图1所示)。本文运用已有的开口截面和闭口截面薄壁杆件计算理论,对如图1型式的截面进行应力分析。二、薄壁截面计算公式的导演
197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月华,高士华,路鸿勋,徐向善
<正> 我所用解放牌汽车底盘,按“河北长途轿”外型改装了一台工程机械电测车(见图1)。它用于工程机械强度和性能现场试验,包括载荷谱样本函数的测定。在电测车的仪表柜上,装置了动态、静态电阻应变仪,光线示波器,磁带记录器等测量仪表。动态能同时测量30个以上的应力或其它参数,静态能同时测定40~60点的应力。如配置专用的传感器,尚可完成力、力矩、流量、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参数的测量工作。在该电测车上还装有引线杆、移动式汽油发电机组、车用空气调节器、排风扇、遥测遥讯天线、信号分线盘,检测板和收、对、扩三
197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昌信
<正> 一、前言通常研究混凝土振动器的振实效果,都用其作用半径或在混凝土内埋设加速计的方法。前者的缺点,因作用半径与振实效果之间尚无确定的关系,靠目力来判断作用半径,误差较大;后者的缺点,加速度计的埋入会改变混凝土的运动特性而且加速计的方向不好控制,还会带来加速度计的防护问题。对这种非均匀、非线性、触变性并与时间有关的物体的振
197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徐立民,陈卓
<正> 我们在《工程机械》1974年第二期的“交叉滚柱支承转盘”一文中,介绍了支承转盘连接螺栓的一种计算方法,后来在文献[5]中,又对这一方法作了较具体的介绍。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假定螺栓上外负荷Q_(工作)的分布规律和各滚动体上接触负荷的分布规律相同,即Q_(工作)=(P·sinα_2·Z)/2n (1)式中Q_(工作)—受载最大的螺栓上的工作负荷P—转盘上的一个滚柱的计算负荷(当轴向力指向支承面时,取承受反向轴向力的滚柱上的最大负荷)
197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正> 当前机械工业正按照专业化协作的原则进行改组。企业的五定,必须与专业化协作密切结合。组织专业化生产,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必须努力搞好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没有“三化”,就没有专业化,就没有高质量、高速度、高水平。认真地实行“三化”,必须加强矿山、重型、工程、起重运输机械产品的整顿,简化机型,用尽可能少的产品系列满足更大的需要,用尽可能多的通用件装备出不同的产品。为使定型产品的技术水平逐步提高,达到好使用,好维修、好制
197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袁风冈
<正> 半轴是轮胎推土机及铲运机的重要零件之一。由发动机输出的驱动力矩,经多级变速和主传动器传给半轴,再由半轴传递给轮边减速器、车轮,推动车子行走或作业。可见,半轴承受很大的驱动力矩。由于轮胎推土机和铲运机作业及运行条件恶劣,一般采用全浮式半轴,其弯曲力矩由轮边支承轴承担。因此,半轴应具有足够的抗拉强度和扭转强度。此外,车子在工作中,可能遇到复杂的应力的作用,要求半轴还应具有足够的韧性及动强度性能。
197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0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学义
<正> 为了推广履带推土机行走机构易损件质量攻关成果,提高红旗-100拖拉机支重轮的使用寿命和生产效率,我厂自行设计制造了一台中频自动淬火机床。原来箱式炉整体加热-滚动面喷水淬火-低温回火工艺改为滚动面中频感应加热喷水淬火-自行回火,滚动面的硬度由HRC50~53提高到59~61,淬硬层由2.5~3毫米增至4.5~5毫米,使用寿命可显著提高;生产效率由2件/人·时提高到6件/人·时;每个轮的平均耗电量由11.5度降到5.8;劳动条件也得到了改善。
197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载龙,陈全根,徐松涛
<正> 我们从去年起用线切割新工艺试验了五种不同规格的液压密封油环,半年多来的实践证明,这种加工方法的工艺简单、精度高、速度快。原来加工合金铸铁密封环的方法和制造活塞环的方法相同。在密封环开槽扣前,先要车削内、外圆;其外圆周长应等于成品的周长与槽端长度和铣刀宽度之和。然后用铣刀割开口,再在割开的两头分别开槽扣。由于开槽扣前后的外径不同,因此在开好槽扣之后,还要用专用夹具再加工外圆。这种方法加工周期
197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曹华强
<正> 工程起重机、机械式挖掘机,以及各种提升牵引机械,均大量使用钢丝绳作为绕性受力构件,承受传递很大的载荷。钢丝绳的维护直接影响着使用寿命和安全问题。由于钢丝绳工作环境比较恶劣,经常受到大气、各种酸碱介质的腐蚀,以及各种磨损、外伤等机械损伤,因此,一般情况,钢丝绳的使用寿命较短。也常常由于使用、维护不当,造成钢丝绳提前报废,浪费极大。多年来,国内外工程机械的制造和使用
197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震宇
<正> 自行式起重机的作业对象多样,作业场合多变,随着使用数量和使用部门的增加,起重机的破坏事故近年来也逐渐增加,因而引起了重视。下面就自行式起重机的安全使用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一、起重机发生破坏事故的基本原因不久前,国外曾对发生破坏事故的150台自行式起重机进行了审查和分析,最后找出了导致起重机破坏的基本原因是:操作错误、维修不良、产品缺陷。表1、2、3、4、5分别列出了各种原因引起破坏的百分比。
197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伯禄
<正> 据用户反映W1001履带式起重机主卷扬刹车带断裂情况严重,90%以上产品,都有此现象,尤其是挖掘、拉铲作业,刹车带寿命更短,常常造成严重事故。为此,我们曾进行了一些试验、研究,现将情况作一简单介绍。刹车带强度分析: 已知卷扬机最大扭矩M_(KP)=2700公斤·米,刹车盘圆周力P=(2M_(KP)·K)/D=7384公斤式中K—冲击系数取1.3 D—刹车圆盘直径为95厘米
197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谢川
<正> 轮式起重机大多露天作业,所以必须计算风载荷。各国凤载荷的计算方法,基本形式为: W=c·q·F·k_z式中W—起重机所受风载荷,公斤C—结构物风载体形系数F—结构物或货物迎风面积,米~2 q—基本风压,公斤/米~2 k_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在上式中“C”、“F”需通过风洞试验来求得,不会产生很大的差异,仅因试验条件及取值的精确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别罢了,但由于各国地理环境不同,其q、k_z值的选取则相差
197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