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滑移装载机垂直举升工作装置设计方法,首先运用点位软件进行工作装置的点位设计、性能求解和动力学分析,然后运用P ro/E进行三维模型的创建,再使用ANS YS Workbench对主要结构件的强度进行应力仿真分析,最终得到满足设计要求的垂直举升工作装置。
蓄电池电机车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地铁施工、煤炭及隧道施工窄轨铁路场所的物料牵引运输。以广州地铁18号线和22号线8.8 m盾构施工配套的XDC65型牵引电机车例,对XDC65型牵引电机车的主要参数、结构组成等关键技术进行阐述。现场使用证明,使用XDC65型牵引电机车配套8.8 m盾构施工,可满足一环管片盾构施工物料的运输要求,相比配套两台牵引电机车作业节省时间,且方便施工组织,提高了盾构施工效率。
为在地质灾害、生产事故等造成的掩埋事故中进行有效救援,研发设计一种救援盾构。分析救援盾构的特点和难点,介绍救援盾构的整体结构总成、驱动装置、标准筒节和可伸缩复合刀盘等。经试验验证,救援盾构的设计性能指标符合技术要求。救援盾构外形小,能快速就位、快速拼装、快速掘进,撤出内套筒后能快速形成逃生通道,可对被困人员实施有效救援。
隧道二衬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与后期养护的关系十分密切,衬砌完成后养护不到位容易造成裂纹、脱落等缺陷。研究设计隧道衬砌智能蒸汽养护台车,能够根据衬砌混凝土内部温度自动调整蒸汽养护温湿度,实现对隧道衬砌的智能养护,从而提高衬砌质量。介绍了隧道衬砌智能蒸汽养护台车原理、总体设计及温湿度控制流程等。
伸缩臂履带式起重机回转系统的控制水平高低,直接影响整机的可靠运行和人员操作体验。尤其是需要精准定位的吊装场合,回转冲击过大往往无法实现精准定位。对于回转系统本身来说,回转冲击容易造成回转齿轮断齿或安装螺栓松动等风险。在分析回转机构负载特性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回转机构的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得出回转机构齿轮啮合的规律,即启动和制动时间越短,啮合冲击载荷越大,而正常运转时仅需要克服较小的摩擦力等恒定阻力。分析表明,通过合理设置启动时间,可减少啮合冲击,使整车回转平稳,增加系统可靠性。
将圆弧截面应用于混凝土泵车臂架,按照某常规臂架的长度和折叠高度,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得到圆弧截面臂架的应力和变形,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将圆弧臂架与常规臂架的变形、屈曲稳定性及重量进行对比,为泵车臂架的轻量化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针对在硬岩地层作业时,双轮铣槽机铣轮侵入岩石困难,施工效率低,铣齿磨损大的问题,对基于自由断面破岩理论设计的一种波浪形包络线铣轮和直线形包络线铣轮,开展了旋转铣削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破碎相同体积的岩石,波浪形包络线铣轮比直线形包络线铣轮需要提供的下压力较小,利于截齿侵入岩石,能够提高铣轮侵入岩石的能力和施工效率。
为了解滑移装载机整机系统的匹配合理性,对其进行功率特性进行研究。以某型滑移装载机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和仿真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建立该滑移装载机的功率特性联合仿真模型,选择3种典型的作业工况进行仿真分析,并进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可为该滑移装载机的后续改进设计提供支持。
电子舱是水下机器人的控制中枢,内部安装有整个机器人系统的控制模块和通信模块,其安全性对于水下机器人尤为重要。设计一款可在300 m水深条件下安全作业的水下机器人电子舱,主要由耐压壳体、内部支架、螺纹法兰、封盖以及壳体外部的水密接头组成。对浅水ROV电子舱进行总体结构设计,并对电子舱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进行理论计算和ANS YS有限元分析,理论计算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相吻合,该电子舱完全满足水下300 m深度工作的安全要求。
前轴是汽车簧下的主要承重件之一,在汽车的底盘系统中占有很大的一部分质量。针对重型汽车前轴的形状和行驶工况复杂带来的前轴结构设计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多工况折衷规划法对前轴进行结构轻量化设计,并对设计前后的前轴进行静力学对比分析,最后预测轻量化前轴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轻量化前轴静强度和疲劳寿命均满足要求。
斗齿是挖掘机上的重要部件,在挖掘过程中会承受强烈冲击。为保证斗齿在复杂载荷下能够正常工作,在斗齿原始尺寸未知的情况下,通过逆向建模和有限元分析对斗齿进行强度分析。以某型挖掘机斗齿为研究对象,应用三维扫描仪进行逆向扫描获取点云数据,应用Geomagic S tudio软件进行去除杂点、简化数据等预处理,再通过UG进行逆向建模,获取模型的尺寸参数,进而在ANS YS中进行模态分析和瞬态分析,得到斗齿的固有特性以及冲击载荷下的动力学响应,为挖掘机斗齿的设计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履带式湿地拖拉机的牵引钩安装在牵引钩固定罩上,要使用履带式湿地拖拉机的牵引钩来拖动井架,就要求牵引钩固定罩能够承受一定程度的牵引力。利用P ro/E绘制牵引钩固定罩的三维模型,将模型以实体形式导入ANS YS中,并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在尽可能较少地增加零件质量的前提下,对方案不断完善、改进,将牵引钩固定罩所承受的最大应力值降低至186.965 MP a,小于材料的许用应力,符合设计要求,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改进后的方案仅增加质量10.487 kg,降低了制造成本的增加量。
22 000 t门式起重机由两台11 000 t门式起重机组成,主桁架采用拱形桁架式全焊接结构,杆件多,节点多,受力分析难度大。以其中装有1 200 t桅杆式起重机的11 000 t门式起重机为对象,采用有限元法进行桁架整体建模、优化,对起重机的结构强度和刚度进行研究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起重机的全焊接桁架式结构能满足受力要求,有限元法能有效地解决复杂桁架受力分析困难的问题,同时还能提供桁架的载荷的大小、分布及传递方向,可为起重机结构的详细设计提供参考。
在原接口尺寸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改变超越离合器内环凸轮组件,对弹簧复位式超越离合器进行优化设计。优化后的新型碟片式弹簧超越离合器结构更加紧凑,增强了滚柱的复位功能,提升了抗油污、抗高温能力,提高了承载能力,延长了超越离合器的使用寿命。实践证明,优化后新型碟片式弹簧超越离合器的主要性能满足特殊工况作业需求。
为提高抢险救援装备的机动性,使抢险救援装备能够拥有轮(胎)式与履带式两种行走方式,对国内外轮履互换技术开展研究。目前,轮履互换技术主要包括轮履复合式、履带包覆轮胎式、轮履互换式和可重构式等4种技术方案。经分析国内外轮履互换技术的发展趋势,发现轮履互换技术朝着快速切换、提高越障能力和重型化等方向发展。
装载机斗齿作为直接接触物料的工作部件,提高其耐磨性是延长其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通过对近几年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整理,介绍和评述了装载机斗齿的研究进展,包括常用的斗齿耐磨材料和发展现状,斗齿的失效机制以及常用的提高斗齿耐磨性和延长使用寿命的方法。
超大型液压挖掘机每天连续作业时间长,因此延长其机油更换周期,减少停机时间对于提高超大型液压挖掘机的设备利用率有着明显的现实意义。现阶段超大型液压挖掘机机油更换周期在250~500 h之间,周期偏低。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增加机油循环系统来延长超大型液压挖掘机机油更换周期的方法,并介绍系统主要组成、基本原理、方案布置要点及相关的维护检查方法。
基于用户反馈的平地机操纵台无法锁止及位置调节困难的问题,对操作台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并通过故障件拆解、故障重现等方法查找故障原因。分析发现,操纵台锁止机构存在:气弹簧安装座行程不足,控制踏板结构缺陷,以及气弹簧密封性能不佳等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改进设计后,新的锁止机构运行顺畅,锁定可靠,故障得到彻底解决。此外,改进后的气弹簧安装座,气弹簧装配后直接到位,无需额外调整,简化了装配工艺,提高了装配效率。
期刊名称:工程机械
英文名称: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创刊时间:1964年 主管及主办单位:
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版周期:月刊,每月10日出版 电话:022-26899851 投稿邮箱:cme@cm518.com 国内刊号:CN 12-1328/TH
国际刊号:ISSN 1000-1212
第二、三届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
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
全国首届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期刊
EBSCO 数据库收录